深圳商报·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文/图 通讯员 科记协炒股配资网站皆
如今,机器人“上天、入地、下海”已经进入各行各业,“人工智能+”持续掀起热潮,未来已来,广东如何加快创新步伐?9月19日,2025年岭南科技创新论坛主论坛在广东科学馆举行,分别设在广州、深圳、东莞、江门举行的七大平行论坛也同时启动,涵盖人工智能、量子科技、网络安全、新材料、创新医疗器械、智慧视光、传统产业升级等领域,是一场学术交流盛宴。
为时四天的2025年岭南科技创新论坛由广东省科协主办,也是论坛全新改版后首次活动。论坛围绕“科技赋能 向新自强”主题,设置一个主论坛和七个平行论坛,近60场学术活动、400多个高水平学术报告(其中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报告16场)。
在19日的主论坛主旨报告环节,来自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的四位院士分别从能源、计算数学、高性能计算以及新材料等方面,带来精彩的主旨报告。
展开剩余56%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勇作题为《AI与能源融合》主旨报告。陈勇院士是能源和环境专家,他在报告中提到,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,虽然我国GDP世界排名第二,但单位产值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.5倍。能耗高,节约能源的空间就大。随着AI的发展,未来的耗能大户很可能就是算力中心。因此,能源的发展,首先是节能。AI+能源,积极发展生物质能,才是工业、生活等各方面节能的方向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广州南方学院校长/教授汤涛作题为《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学学习》主旨报告。汤涛院士是计算数学家,他提出,“AI是模仿-迭代-提高,而人类拥有创造力。”随着人工智能接管繁重的编程工作,真正的价值在于扎实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——这些技能源于对能量、运动和方程等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。
记者还了解到,广东省在集成电路与芯片设计、生物医药与健康、新材料与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方面持续发力,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。近期,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成功完成灌注并正式取数;鹏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全面自主可控的E级智能算力平台;广东省7家企业入围2024年度全球PCT专利申请50强炒股配资网站皆,其中华为连续七年全球第一;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,工业机器人产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;“深圳-香港-广州”创新集群连续五年排名第二后,首次跃升全球第一。
发布于:广东省众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