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梁天监七年(公元508年)炒股配资网站皆,元勰被冤枉杀害,而这一事件的背后,元恪对元勰的杀害有多重原因,除了担心他的权力和威望外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怀疑元勰参与了京兆王元愉的谋反。
元愉,字宣德,是元宏的第三子,也是元恪的异母弟。尽管元恪对其他宗室成员十分严厉,但对这几个弟弟却格外宠爱,这种宠爱不但没有带来应有的忠诚和谦逊,反而让元愉等人变得奢侈和放纵,行事逐渐变得不法。时间一长,连他们的下属都开始公然腐败,最终这种情况引起了元恪的不满。
因此,在公元506年(天监五年)的十月,元恪下令御史中尉崔亮清理这种腐败现象,结果造成了三十多人被处死,其他涉事人员则被革职为民。这一系列的行动直接导致了元恪与元愉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。
展开剩余75%此后,元恪还安排了于皇后的妹妹嫁给元愉作为王妃,但元愉却并不珍视这位妻子,反而宠幸了自己的小妾李氏,并且与李氏生下了所有的子女。于皇后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,甚至亲自将李氏召入宫中训斥,逼她剃发为尼,并命令元愉与李氏分开超过一年。元愉在情感上受挫的同时,政治上的压力也逐渐增大。
不久后,元愉被控奢侈腐化,贪欲无度,元恪召他入宫进行询问,并给予严惩,甚至打了他五十大棍。随即,元愉被贬为冀州刺史。此番打击使元愉心生怨恨,且朝中有高肇频繁陷害宗室,使得元愉决心采取激烈手段。
公元506年八月,元愉在信都发动政变,诬陷弟弟元怿并自称收到密报,称高肇企图弑君,遂策马构坛祭天,并改年号为建平,企图篡位。然而,元愉的阴谋并未能蒙混过关,冀州北部的州镇很快察觉异常。定州刺史元诠及时澄清了真相,安抚了各州的军镇。
北魏朝廷迅速反应,任命李平为都督,组织北方各军前往讨伐。元愉在此期间仍然试图联合其他势力,但平原太守房亮斩杀了元愉的使者,明确表态。元愉派遣张灵和进攻房亮,却被轻松击败,军队士气低落。随着李平的大军抵达,元愉的反抗越来越无力,最终在一次夜袭失败后,李平发起了总攻,并成功将元愉的军队击溃。
九月,元愉知晓自己无法守住信都,决定放火焚烧城门并带着妻儿突围。尽管元愉有了一百多名骑兵的护卫,但最终仍在李平的追击下被捕。元愉被带至洛阳,准备接受家法。然而,在途中,他神秘死亡,年仅21岁。关于元愉之死,历史上有两种说法:一种是元愉因无法面对兄长而绝望自尽,另一种则是高肇秘密派人将其杀害。
元愉的孩子们被安全送到洛阳,元恪宽恕了这些年幼的侄子,决定不追究他们的过错。至于李氏,虽然元恪对她无情,但因为她怀孕,中书令崔光劝元恪等待她生产后再执行死刑。李氏生下了元愉的遗腹女元明月,但不久后,李氏还是被元恪赐死,而她的孩子则被宽恕。元愉的其他同党,约一千多人,也因高颢的保护得以免死。
尽管李平因功被加封为散骑常侍,但他与高肇及侍御史王显不和,二人联合弹劾李平,指控他隐匿冀州官员口谕,最终李平被迫辞去官职。这一事件也反映了当时北魏政治的复杂局面,功臣却遭遇了打压,北魏朝廷的政治风云变幻不定。
发布于:天津市众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